主要
【竹山丘陵】【斗六丘陵】 嘉義丘陵 新化丘陵 內門丘陵 嶺口丘陵 鳳山丘陵 恆春東側丘陵
如:苗栗丘陵、竹東丘陵、恆春丘陵。
丘陵有多種形成原因:
山脈受長期風化侵蝕而成
不穩定的山坡的滑動和下沉
風造成的堆積
冰川造成的堆積
植被造成的堆積
河流造成的侵蝕
火山爆發和地震
史前隕石
人造:比如露天開礦造成的堆積、古代居民點造成的堆積等等,此外還有園林工藝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區,比如高爾夫球場等
竹東丘陵:竹東丘陵為臺灣島西北部頭前溪與中港溪所夾之切割台地,東以竹東斷層為界,西側逼近香山海岸,其東西長約16公里,南北寬約12公里,面積約220平方公里,丘陵東北端最高海拔285公尺,由東向西逐漸降低。竹東丘陵原為隆起的沖積扇台地,但台地平坦面多遭河川切割而消失,僅在頭前溪南岸與中港溪北岸,有較廣的河階分布。其中高位河階面包括北側的竹東面,高度在200-285公尺,比高在60-145公尺;在金山面至香山塘,包括頭重埔一帶的階面,高度在90-120公尺,比高在50-90公尺;中港溪北側的斗煥坪階面,高度在140-180公尺,比高在90-120公尺。低位河階則分布在頭前溪南岸、峨眉溪流域、中港溪北岸的大埔階地,以比高30公尺為中心,其下又有比高10公尺的階面,其上尚有50-60公尺的階面。至於鹽港溪上游的新城溪,則無河階分布。竹東丘陵北半部屬頭前溪水系,東南半部屬中港溪水系,如峨眉溪和流東溪,西半部則多獨流入海水系,包括客雅溪、香山坑溪、鹿仔坑溪、鹽港溪等,大致由東向西流入臺灣海峽。
竹東丘陵上的河谷,呈現標準的樹枝狀水系,枝節甚密,谷頭常呈圓形;河床寬度上下游無差,有時上游部反而寬大;河床相當平坦,是主要農業用地。大部分溪谷屬於無水的乾溪,有水之溪谷均呈細而深的峽谷,穿入於舊河床中,呈谷中谷現象。
苗栗丘陵:苗栗丘陵是位於苗栗縣後龍溪和大安溪中下游之間的小型丘陵。苗栗丘陵北臨後龍溪,南臨大安溪,西臨台灣海峽,估計丘陵由南到北的總長約29公里,東至西的寬度約14公里,丘陵總共面積估計約358平方公里左右。丘陵最高點是在火炎山附近,標高約614公尺。丘陵地質大多數是以礫岩和頁岩組成,在苗栗丘陵東半部,公館鄉的出磺坑自清領時期開始開採石油與天然氣,至今仍在產出,但是因為產量極少,占國內原油比率極低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Category:%E5%8F%B0%E7%81%A3%E4%B8%98%E9%99%B5
留言
張貼留言